2024-02-28 浏览量:1282
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趋势下,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极其重要的一环,是电网安全保障以及新能源储备消纳必要保障,在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都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空间广阔。国内市场,风光强制配储政策推动储能需求指数增长。在市场需求爆发以及政策鼓励的双重推动下,成熟的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以锂电储能为主要代表)呈现爆发性增长,其他新型储能技术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储能电池的成本构成
储能产业链由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和终端用户构成。其中设备包括电池模块、EMS(能量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PCS(变流器);集成商包括储能系统集成和EPC;终端用户则是储能系统的实际使用者。其中电池约占总成本的50%左右。
储能电池,比动力电池竞争更甚
过去一段时间,储能市场是动力电池过剩产能的主要分流。动力电池厂商普遍参与布局储能电池,作为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储能电池业务也一度为企业带来了较为可观的回报。由于动力电池厂家快速进入储能电池市场,再加上资本的跑步进场,以及与储能业务相关的ups电源制造企业的参与,经过近几年的竞争发展,如今储能电池市场已迅速从产能紧缺过渡到到了产能过剩,且竞争比动力电池更加惨烈。
储能电池行业专家表示,储能电池主要采用磷酸铁锂路线,相比动力电池的技术门槛更低。因此没有更好投资方向的资本和一些没有经验的新玩家可以更容易地切入这一赛道。
四面八方的新玩家不断涌入,老玩家们的产能还在不断扩张。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市场洗牌的风险加剧。
尽管储能行业目前正面临着亏本甩卖的激烈竞争,然而,作为一个潜在的万亿级市场,储能市场仍在以迅猛的势头不断扩张,与传统产业和陷入产能过剩的夕阳产业形成本质上的明显差异。展望中长期,随着国内新能源政策的持续推进和中国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储能市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然而当下阶段性过剩的产能和激烈竞争的局面,会进一步拉高终端用户对储能电池的品质的要求,技术实力弱,未经市场充分验证的新入场厂家在这种环境下明显处于劣势。
因此对于已经入局或者即将入局的企业而言,如何建立技术优势,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或许将成为未来决定谁能笑到最后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