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储能系统如何加速亚太地区脱碳?

2023-07-13  浏览量:1584

投资机构日前表示,储能系统可以使全球经济脱碳,亚太地区也不例外。

能源是所有人类活动所必需的要素,它与经济增长紧密相连。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开发化石燃料来为这种增长提供动力。如今,太阳能和风能由于更清洁、更便宜,在电力供应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然而,当电力需求高时,它们并不总是可用的,当天气条件不好时,这些可再生能源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电力。

image.png 

25MW/100MWh电池储能项目

电池储能系统可以加速能源转型,能够平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支持电网基础设施,并通过存储过剩供应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减少弃电。

储能系统可以加速可再生能源的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系统共址部署的项目可以灵活地分配能源,并为投资者提高利润率。

面对全球变暖的灾难性影响,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都推出了雄心勃勃的脱碳目标,以实现2016年制定的《巴黎协定》的目标,该协定旨在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1.5℃以内。虽然亚太地区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不足以实现脱碳目标。普华永道公司的净零经济指数表明,最近该地区脱碳率实际上有所下降。

电池储能系统的兴起

电池储能系统的技术都在进步和发展,有些电池储能技术的持续时间更长,通常在8到12小时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产过程的工业化,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在过去十年中下降了80%以上。

在过去10年,类似的价格下跌推动太阳能电成为最便宜的电力来源之一。根据调研机构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到2026年,全球电池储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91.5亿美元,其中中国的2025年目标和美国的《削减通胀法案》计划领先。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部署电池储能系统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3%,到2030年将超过400GWh。

调动投资支持基础设施至关重要,但由于一些市场的政策不确定性,这具有挑战性。脱碳目标和监管框架对于实现速度和规模的进展至关重要,但缺乏透明度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明确途径往往会减缓发展。亚太地区的绿色能源领导者即将改变这一现状。

日本北海道和九州地区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通往这些地区的输电线路经常达到容量极限,造成电网拥塞。这最终减缓了该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采用。

电池储能系统可以存储和利用这些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场产生的多余电力,使电力供应更加平稳,减少限电,并进一步支持日本的脱碳目标。自从2月份以来,日本政府提供补贴以加速电池储能系统的采用。

拥有大量可再生能源的澳大利亚的开发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监管不确定性的困扰。拟议中的规则变更旨在明确R1注册流程,该流程需要由项目开发商提供,并允许发电设施向零售客户出售电力。这是监管机构公布的路线图的几项更广泛变化中的第一个。

在欧洲和英国的投资

在亚太地区之外,欧洲和英国已经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英国已经通过鼓励电池储能系统发展的法规做出了示范,因此该国目前的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与欧洲其他国家相当。

根据电力系统运营机构发布的未来能源情景报告,到2050年,英国将部署38GW储能系统,超过其30GW目标。

在最近的绿色计划的支持下,欧洲为能源转型设定了明确的目标。由于对能源安全的日益关注,储能行业仍在继续发展,部署的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将继续增长。欧盟一些国家(例如比利时)已经采取了重大措施,并以英国为榜样,改变法规,以鼓励对电池储能系统的投资。

欧盟各国政府或者必须进一步出台明确的指导方针或激励措施,鼓励投资电池储能行业;或者必须改革电力市场,引导资本进入储能行业。协调一致的政策将提高监管框架的效率,这对于吸引对电池储能系统的广泛投资至关重要。为了使大规模开发电池储能系统,它必须被视为电网的必要组成部分。而能够支持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等可变可再生能源的强大电网对于用绿色能源取代目前所有的化石燃料能源至关重要。

让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

日本政府制定了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达到36%~38%的目标,预计这将为该行业创造巨大机遇。日本政府还投资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例如锌电池和钠电池,以提高电池储能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和成本效益。

根据澳大利亚洁能源委员会(Clean Energy Council)的数据,澳大利亚是亚太地区人均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最高的国家,到2022年,该国总发电量的35.9%来自可再生能源。这一成功在亚太地区是可复制的,因为它基于可靠、经济高效和成熟的技术。

澳大利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了正确的政策和机制,澳大利亚将在实现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份额达到82%的目标的道路上达到新的高度。

虽然目前有许多努力和投资,但在加快能源转型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部署的电池储能系统将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份额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能够将开发、融资和资产管理专业知识与必要的技术能力相结合的垂直整合参与者将能够抓住早期市场机会并推动能源转型。

如果现有的可再生能源能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利用,就能更好地实现亚太地区的净零排放目标。


上一条:下一个“万亿级” 为何瞄准新型储能? 下一条:重视碳管理将会输掉企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