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浏览量:3435
华葆金武士ups电源
身为承担“救死扶伤”重任的特殊机构,医院往往要7x24小时连续工作。在那些辛勤付出的医务人员背后,电力系统也在尽职尽责地为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医院一向对供电稳定性和电能质量要求极高。一方面,ICU病房、手术室等关键场所攸关患者生命,所以绝对不能意外停电;另一方面,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CT机、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大型医疗设备的成像质量,瞬时的电流和电压波动会导致重要检测数据的丢失,严重时还会烧毁设备的一些高精度零部件。
然而,与高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许多医院后勤部在行动上的不够积极。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城市医院再规划与改造提升管理大会暨全国医院新建改扩建发展大会”上,相关专业人士分享了一组数据:“目前,超过1/3的医院设备部署超过10年,超过70%的医院没有滤波设备,超过50%的医院没有电力监控系统或系统有缺失,甚至还有超过45%的医院配电房有漏水现象。”
电力系统对于大型医院来说是重要的动力保障,减少医院停电事故、提高供电可靠性是医院后勤管理的头等大事。因此,院方通过建立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智能设备监控系统、智能能源管控系统等数字化系统,实现医院管理工作流程的闭环,正在成为大势所趋。
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逐步开始步入存量经济阶段,许多“资历深厚”的医院建筑也已经进入设备运维风险期。然而,如此重要的电力设备运维工作,很多医院却选择采用外包的形式来完成,运维人员普遍专业性不强,效率不高。
显而易见,医院对供电稳定性的要求和其实际行动之间出现了“断层”。
既然用电安全如此重要,为什么很多医院还没有开始积极采取行动?
究其根本,一方面是因为院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就好比一个平时连感冒都少有的人,怎么会认为自己的健康存在风险呢?然而,事实是一些医院的配电室存在很多老旧甚至已经退市的设备且电能质量健康十分堪忧。电容柜损坏导致功率因数较差,从而使得院方每年都要向电业局缴纳数额不菲的罚款,但是相关管理者在此之前却完全不知情。这样的故事绝非特例。
另一方面,则是院方没有把一些已经发生的迹象和潜在的风险做匹配。例如,某科室医生发现自己的电脑经常死机,电子医疗设备偶尔会过热,但他并没有把这看作什么大问题。殊不知,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源可能是医院大量使用先进医疗设备及各种节能照明、电梯设备造成的谐波和三相不平衡问题,很容易进一步引起医疗事故和设备故障。
为了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人们会去医院分项对内科、外科、五官、CT、血常规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在拿到体检报告后进一步咨询医师——这便是发现病因的“诊疗”过程。而在配电设备现场,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和节能改进点。而这些电力设备及运维系统的改造、更新、管理必须交由专业的电力设备及系统运维商来执行。“金武士”ups品牌几年来就执行了数百个成功医院电力改造成功案例。为提升国家整体医疗质量提升做好后勤保障。
服务的本质是形成价值的闭环
在一些医院后勤数字化改造的项目中,我们可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明明院方已经搭建了相应的数字化平台,但是用电可靠性和运维效率却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为什么?这是因为解决方案商提供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并没有帮客户形成价值的闭环。
方案商可能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客户能够熟练地使用其数字化产品的各种功能,实际情况或许刚好相反,客户通常是“买了软件却不会用”——他们看不懂软件里出现的报警提示,也不会使用软件里包含的各种高级运维功能,更不清楚应该如何把自己在日常运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固化到系统中去。
结语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预先防范事故苗头,则能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数字化服务助推了医院运维管理者观念的变革,让他们对安全事件的处理态度从“出事了再补救”变为“防患于未然”,从而有效延长设备的生命周期,提升整体运维效率,让医院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